春节假期过后,A股市场震荡上行,沪指重回3300点,科创相关指数领涨市场,人工智能、大模型、...
春节假期过后,A股市场震荡上行,沪指重回3300点,科创相关指数领涨市场,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等科技相关板块集体爆发,带动科技主题基金净值显著上涨。
23只科技主题基金上涨超10%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科技主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节后平均上涨4.5%,显著跑赢大盘,其中23只基金涨幅超过10%。
涨幅居前的基金中,万家基金黄兴亮所管理的产品表现突出,包括万家经济新动能A、万家行业优选、万家自主创新A,涨幅均居于前十。资料显示,黄兴亮于2018年11月入职万家基金,目前共管理7只基金,合计规模达到120.07亿元。
万家经济新动能A累计涨幅居首,节后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13.76 %。根据基金2024年四季报,该基金重仓股包括深信服、用友网络两只云计算概念股,节后均出现大幅上涨。
累计涨幅超过10%的科技主题基金中,招商优势企业A的基金规模最高,达到100.17亿元,节后复权单位净值上涨12.60%。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重仓了多只港股科技龙头,包括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金山云,另外还重仓了A股的药明康德、兆易创新、中科创达、汉得信息、世运电路等。
从上述基金分类上来看,节后涨幅超10%的科技主题基金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主,共18只,占比近八成,涨幅前十的有七只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包括万家经济新动能A、东方阿尔法优选A、万家行业优选、招商优势企业A等。
10只科技主题基金规模增长超10亿元
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提到,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金融服务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技创新主题公募基金和相关期货期权产品。
去年四季度以来,科技主题基金规模实现增长。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科技主题基金规模达到5029.99亿元,较2024年三季度末增长1.2%,诺安成长、银河创新成长A、兴全趋势投资、招商优势企业A最新规模超100亿元。
从基金规模增长来看,10只科技主题基金去年第四季度增长超10亿元,招商优势企业A居首,规模增长33.3亿元;银河创新成长A、景顺长城研究精选A、诺安成长紧随其后,分别增长22.35亿元、20.12亿元、18.34亿元。
基金经理看好后市表现
多位基金经理在2024年四季报中表示,展望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产业需求爆发,看好科技创新板块尤其是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提升。
诺安成长基金经理刘慧影在四季报中表示,从板块结构来看,之前强调的“芯片先进制程突破是整个中国芯片中长期持续发展的阵眼”已经陆续表现在股价中,各个芯片国产化链条上的“卡脖子”环节在此轮行情中表现优异。除了国产化的需求以外,人工智能的产业浪潮也为中国芯片带来了新的需求,中国芯片长期向上的未来行业趋势不可逆。
银河创新成长A基金经理郑巍山在四季报中表示,从长期视角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半导体行业目前处于复苏上行周期初期,半导体行业见底复苏的趋势已基本确立。在美国实行出口管制的国际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卡脖子核心环节自主可控需求较为迫切,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
东方人工智能主题A基金经理严凯在四季报中表示,随着AI应用场景的日益多样化和深度发展,对更高算力、更低能耗和更高集成度的芯片需求也日益增长,这迫使半导体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在集成电路的先进制造工艺方面。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2024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会议15日在虹桥品汇天空广场举行。此次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主题,充分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新型产业、贸易发展趋势...
近日,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华润空港(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华润润曜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华润润采医药(北京)有限公司、华润复大医药(...
11月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会上,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赴进博之约,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长三角G...
瑞银接手,工银瑞信基金股权变更获批中国基金报记者若晖又有外资巨头整合在中国市场业务布局。近日,证监会核准工银瑞信基金股权变更,同意瑞士银行有限公司(瑞银)成为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依...
近日,太古地产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表现。 公告显示,太古地产2024年度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预计约为港币65亿元,而2023年度这一数字约为港币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