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今年秋冬季以来首次PM2.5污染过程。为何秋冬季易发生PM2.5...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今年秋冬季以来首次PM2.5污染过程。为何秋冬季易发生PM2.5污染过程?本次污染过程预计何时能结束?北京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了解答。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10月27日起,京津冀区域出现强逆温、高湿度、强辐合、偏南风的不利扩散条件,发生一次区域性污染过程。在偏南风的持续作用下,区域传输叠加北京本市积累,北京的PM2.5浓度迅速升高,由28日上午的1级优快速上升,28日傍晚开始达到4级中度污染。
为何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易发生PM2.5污染过程?北京生态环境部门介绍,主要原因是秋冬季易形成静稳、逆温天气,边界层低,大气扩散能力明显下降。同时,大气相对湿度增加,夜间和清晨常出现近饱和,在高湿度条件下,叠加秋冬季区域污染排放较夏季相对增加,PM2.5二次转化反应增强,容易造成PM2.5快速积累升高。
具体到本次污染过程,北京生态环境部门介绍,主要是由显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的区域污染传输和本地污染积累导致的。28日夜间至2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个城市有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北京市相对湿度接近饱和。中层明显回温,夜间至清晨存在高达8摄氏度的逆温,边界层高度降至500米,高湿逆温的扩散条件导致污物持续汇聚、积累、二次转化。
此外,原因还有,偏南风下区域南部高浓度污染团持续向北京传输汇聚,PM2.5组分分析显示,代表区域燃烧源的硫酸盐、氯离子上升幅度突出,传输模型解析本次过程中区域传输对北京贡献超七成。
据了解,针对本轮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根据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采取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措施。例如在北京,城管执法部门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执法检查,提示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严格做好土方苫盖,避免扬尘污染;建筑垃圾运输服务单位依法依规运输建筑垃圾,杜绝泄漏遗撒,共同维护良好环境秩序。
本轮污染过程何时结束?据相关部门预测,冷空气将于31日午后抵京,届时将刮起偏北风,白天能见度将逐步好转,夜间会彻底转好。空气质量也将恢复优良水平。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达550万。除了职业人才的培养之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养老机器人是否能发挥作用?就在...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科技股集中度过高的担忧由来已久,目前六大科技股的市值已占标普500指数的30%以上。人们担心,如果英伟达等公司的市值在短短两年内从1万亿美元飙升至5万亿美元后,...
如今,“体育外卖”这种上门体育培训模式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家长线上预约,教练便携带器材到小区、公园等地为孩子授课。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及中考体育权重提升,家庭体育培训需求释放,该行业快...
北大医药在“去北大化”路上又现新利空。10月30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对于要失去“北大”标签的北大医药来说,...
近日,一款国产人形机器人凭借模仿迈克尔·杰克逊“太空步”的娴熟舞技在网络引发热议,其精彩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同时,另一款国产机器人也能跳出芭蕾舞般的优雅旋转动作,尽显国产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