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险行业迈进3.0时代,该如何创新和转型? “保险行业的最终价值,并不在于规模或利润,而...
当保险行业迈进3.0时代,该如何创新和转型?
“保险行业的最终价值,并不在于规模或利润,而在于能否切实回应社会需求,比如能否降低社会成本、助力企业永续发展等,从而成为公共服务与国民安全的市场化补位工具。”在2025年10月27日举行的“平安大讲堂·‘防救赔用’保险新范式”活动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表示。
许闲认为,随着我国保险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保险发展应该更偏重保障归位、风险共治。也就是说,保险已不再是单纯的“事后补偿工具”,而是通过“事前防控、事中干预、事后赔付”的全链条服务,减少社会总风险成本。
在他看来,我国保险行业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保险1.0时代是萌芽阶段,那时候更多聚焦的是财产的风险;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保险2.0时代逐渐演化成为财富管理工具;当下,则已是保险3.0时代,保险更偏重于保障归位、普惠覆盖、技术驱动和服务取胜。
“大家应该很熟悉,‘风险的减量管理’这个近年来被行业屡屡提及的词,其实就是我们怎么把保险的作业流程从保前、保中、保后阶段前移到保前和保中阶段,通过预防来降低保险公司出损的概率,降低保险公司相应的赔付。”许闲说。
他进一步表示,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重点提到未来保险业要构筑好三张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保险的主基调:保险是我国经济的减振器和社会的稳定器。相关政策指引,会给行业带来很多相关的创新,比如农业险、巨灾保险、退货运输险、互惠保等等产品创新。”许闲说。
许闲认为,在监管机构提倡行业进行产品创新的背景下,“中国保险正在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提升’,各类风险保障创新险种涌现的背后,是中国保险业对保障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人民金融’理念的践行”。
他同时表示,保险行业从“赌客户不出险”到“帮客户少出险”,体现出的是社会成本降低与企业永续发展的辩证统一,要让保险业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国民安全保障的市场化补位工具,从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服务型保险”。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倘若你翻开一本古籍,却发现自己踏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你会如何抉择?《御霄踏剑行》讲述了一个明朝末年的落魄书生化身剑修、闯荡仙侠的壮阔传奇。这里有森然如铁的宗门戒律,亦有腥风血雨...
近日,在兰州市榆中县青香蒲高原水稻研究基地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水下的河蟹不时吐出气泡。该基地曾受土壤盐碱化困扰,大片土地难以耕种。为破解这一难题,返乡创业青年张彤联合西北农...
投资者对于香港IPO的热情持续,继月初金叶国际获1万倍超额认购,成为创业板「超购王」后,主板的气氛亦相当炽热。10月28日,滴普科技,股票代码1384.HK,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每...
前三季度,湖北大冶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7.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发展韧性与活力持续凸显。 在项目攻坚上,大冶市坚持“一月一签约、两月一开工、季度一拉练”。前三季度...
:关节机器人已发布多款六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格隆汇10月28日丨海康威视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海康机器人目前包括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关节机器人三块主要业务,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