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辽宁营口老板承包欧洲风电设备,一年卖38亿

  • 发布时间:2025-10-17 16:55:15文章来源:投资界12416   

风力发电设备,很多人见过:笔直高耸的塔筒、巨大的叶片。 最近,一家生产塔筒的企业准备去港股...

风力发电设备,很多人见过:笔直高耸的塔筒、巨大的叶片。

最近,一家生产塔筒的企业准备去港股上市,它就是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金重工的塔筒主要用于海上风电。

塔筒通常是由钢铁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结构,其成本占陆上风电建设成本的10%左右,占海上风电建设成本5%左右。塔筒不仅支撑起了整个机舱和叶片达到*迎风高度,并且还能抵御机组的摆动和振动。

大金重工于2003年成立于辽宁阜新,现总部位于北京。

大金重工创始人金鑫是辽宁营口人,生于1967年1月。1987年,金鑫在辽宁营口纺织厂工作,当过工人,也当过团委干部。1993年,金鑫到辽宁盼盼旗下子公司阜新盼盼门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总经理。

2001年,金鑫与盼盼集团合作,以480万元购买生产线设备,并以800万元的实物出资,共同设立了辽宁盼盼三维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金鑫以700万元收购盼盼集团持有的三维钢构80%股权。这次管理层收购,让金鑫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到企业家的转变。

此时,主要从事建筑钢结构的生产与销售,随着建筑行业进入成熟期,盈利效应下滑,于2004年切换到火电锅炉钢结构赛道。

2007年,随着《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金鑫敏锐洞察到国内风电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凭借其在钢结构生产制造领域积累的经验,切入风电塔筒行业。

2010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的大金重工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风电塔筒行业*家上市公司,也是辽宁阜新*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发稿时,大金重工市值330亿元。

上市后,金鑫于业内率先提出“两海战略”,十余年间始终保持极强战略定力和执行力。

出海,需要有产能。考虑到运输的需要,选择一处拥有良好出海条件的地方建设工厂和专用码头就成了*方案。经过反复考察,大金重工把厂设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如今,这里成为拥有5个深水泊位的风电母港。

一家国内头部整机企业的高管曾问金鑫,大金重工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海港基地。金鑫的回答出乎意料:“没人能预见10年会发生什么,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对一个产业是不是真的热爱。大金重工的战略之所以能落地,是因为对这个产业怀有长期主义精神。”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

数据显示,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1.06亿元、43.25亿元、37.8亿元和28.41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4.5亿元、4.25亿元、4.74亿元和5.47亿元。

大金重工的客户主要包括全球多个地区的头部海上风电开发商及风电整机制造商。目前海外市场在大金重工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已接近79%,欧洲市场销售的增长是驱动其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成立二十多年来,大金重工的业务由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研发与制造逐步延伸到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本次港股IPO,大金重工希望募资资金投入海外总装基地建设以及深远海前沿产品的研发和建造,以期加强在欧洲市场本土化供应能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中外专家共论耕地韧性治理体系建设

日前,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平谷举办。期间举办的“构建耕地韧性治理体系研讨会”上,百余名中外专家代表围绕耕地韧性治理的理论前沿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

eSIM来了!手机“无卡时代”已近

无卡的eSIM来了,我们要跟手机SIM卡逐步说再见了。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 什么是eS...

垂直GaN,迎来新玩家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编译自siliconangle。 VerticalSemiconductorInc.今天完成1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后,希望能...

果蔬脆片实为热量炸弹,现存零食相关企业超561万家

不少人减肥时选蔬菜脆片、水果干当“健康零食”,殊不知它们热量不低。很多果蔬脆片配料中,植物油排首位,脂肪含量27%-40%,与薯片相当,“香且脆”正源于此。像100克芒果干热量385千...

中国研发全球首颗架构闪存芯片,广州省芯片相关企业全国领先

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发文,宣布成功研发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攻克新型二维信息器件工程化关键难题。当下,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二维半导体被视为破局关键,但国际研...

猜您喜欢

Copyright (C) 1998- yan.cnccs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研网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