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在上海书展“遇见东坡”,让《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惊叹不已的是——

  • 发布时间:2025-08-16 15:18:34文章来源:东方网7802   

“比真实还‘真实’!我不禁想,如果苏东坡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站能够戴上头显,回顾自己一生走过的路...

“比真实还‘真实’!我不禁想,如果苏东坡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站能够戴上头显,回顾自己一生走过的路,到过的重要之处,他会怎么想呢?或许,他会感慨,原来我的一生如此精彩,经历大风大浪、大起大落,最后可以安然度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充满激情的讲述吸引读者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主舞台前越聚越多。

传统文化图书在上海书展一向很热,苏轼更是受到很多当代读者喜爱的人物,如果苏东坡的世界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甚至你可以和他并肩而行,一起“我欲乘风归去”,会是什么样的体验?作为今年上海书展虹口分会场和平书院主题活动,“遇见东坡”VR大空间沉浸展在上海书展举办启动仪式。在和平书院艺术馆开启体验的这一展项,成为文旅商体展融合推进历史文献活化利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案例。

“遇见东坡”项目根据上海图书馆制作“雪泥鸿爪”VR数字展项改编。2022年以来,上海图书馆东馆美术文献馆依托上图历史文献中心馆藏碑帖、书画、古籍资源,与上海戏剧学院、PICO等单位、机构合作,陆续推出“灵境石语”“雪泥鸿爪”等品牌化、沉浸式VR交互游戏,让“最古老”典籍插上“最科技”翅膀。

此次正式投入运营的“遇见东坡”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更多XR互动环节及道具、陈设装饰,以苏轼的生平游踪为线索,融合经典古诗词、国风写意风格场景、北宋文人真实生活细节,打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在VR场景中,观众可以陪伴苏东坡面对超然台上的中秋圆月,体会《水调歌头》里的孤独豁达;一起穿越黄州的清风竹林,品读《定风波》中的随遇而安;同船观赏赤壁的滔滔江水,感受《念奴娇》的光明磊落。苏轼的名篇佳作不再只是躺在书本里的文字,而是与现代观众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互动环节涵盖30多种收集道具,涉及苏轼诗文手稿、成品著作、往来信札、书法画作等不同类型的经典文献,力求打破传统静态的阅读模式,鼓励观众在“游戏”中接触传统文化精华。

新技术的引入与商业融合模式,为探索历史文化普及传播提供有力支持。青年作家、历史学人沈辛成说:“VR热潮涨了又退,退了又涨,归根结底不是硬件、技术的问题,而是要形成创作者的生态,需要技术探索型的资深游戏玩家和文旅文教场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相辅相成。”

“在黄州的场景,苏东坡桌上那卷没有写完的字,正是《黄州寒食诗帖》,墙上挂的是《枯木怪石图》……”方笑一感慨,“遇见东坡”犹如打开一个个文化彩蛋,在细节中见用心,“半小时里走过苏轼66年的人生,这是现代科技文化融合赋予今人的神奇体验。”

包含24小时开放阅读空间的和平书院是上海首个城市公园阅读集群,以“文化+生态”思路,成就文化与绿化共生、科技与艺术互融、生态与生活共融的公共文化空间。“遇见东坡”项目与城市公园深度链接,观众佩戴VR头显设备,在城市花园中穿越杭州、密州、黄州、雷州等虚拟空间里的“城市”,与苏轼一同体验西湖春水、汴京暗夜、黄州迷雾、岭南破晓,展览期间还将陆续推出讲座、导赏、传统文化小课堂等活动,拓展阅读边界。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5.6%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和铁路老旧设备更新改造,有效发挥了对全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 7月份以来,积极应对部分地...

青岛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青岛机场16日发布消息称,该机场15日的旅客吞吐量达10.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暑运以来,该机场联合航司加密航线网络、优化航线时刻、提升客座率,国内客流稳步增长、国际客流快速提升,旅客...

第九届“金玉兰”上海国际木偶艺术周9月启幕,汇集10国12台精品剧目

第九届“金玉兰”上海国际木偶艺术周将于9月18日至11月30日举行。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专业板块固定项目,本届艺术周聚焦国际精品偶戏剧目展演,汇集10国12台代表作品。艺术周以上海为...

稳、新、畅:三个关键字看7月经济运行成绩单

7月,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在此背景下,国民经济克服多种不利影响,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

6月美国前三大债主均增持美债,中国增持1亿美元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英国、中国均增持美国国债。这是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后的首次增持。 美国财政部2025年6月...

猜您喜欢

Copyright (C) 1998- yan.cnccs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研网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