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国家级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发布,将于2025年...
7月21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国家级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发布,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条例》的出台不仅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标准,同时也释放了积极信号: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多元化渠道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服务品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朝着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鼓励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
《条例》第五条明确,“国家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用于租赁,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这被业界认为是“存量时代”背景下政策引导市场提质扩容的关键信号。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两年来,部分城市在“非居改租”“收储转租”等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既增加了租赁住房供给,又有效盘活了企业存量低效资产。然而,当前“非居改租”仍面临改造成本高、用地性质或物业用途变更难、消防报批难等问题,而《条例》的落地有望推动这一供给路径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已率先行动,盘活存量物业成为趋势所在。例如,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更新盘活自有存量低效物业,打造了自助型长租公寓“侨·遇”,开业首月出租率即突破95%;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将旧厂房改造为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产值显著提升。
“过去部分长租企业的扩张依赖于重资产投入,如今在政策引导下,‘以改促租’成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方向。”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推动长租行业专业化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条例》对租赁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严跃进表示,《条例》多处提及住房租赁企业,明确了企业需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内部制度。《条例》还首次要求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设立专门的租赁资金监管账户,持续加强监管。这意味着,住房租赁企业未来不仅要做大规模,更要做深服务。随着《条例》的实施,企业须在信息安全、客户服务、合同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质量,同时探索轻资产、平台化路径,以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机构化发展角度看,我国租赁企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份,全国TOP30住房租赁企业累计开业房源达135.9万间,但占整体市场份额仍然较低,行业仍处于从分散向集中、从粗放向专业演进的过渡期。
“未来政策有望继续从财政金融、市场培育、‘非居改租’等角度加大住房租赁政策支持力度,并结合公积金、人才人口等方面,对供需两端政策进行持续优化。”上述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表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还是“小众单品”的旅行车,如今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动下,正在国内悄然翻红。 从打出“豪华猎装轿跑”标签的极氪001,再到最近上市定位亲民的海豹06DM-i旅行版...
三位车主,三支视频,没有直接定义什么是正确的路、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而是让我们一同思考: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该以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态度走下去?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内在的定力与前行的...
7月22日,科大讯飞发布智能办公本X5。据官方介绍,这是全球首款搭载本地大模型的墨水屏智能办公设备,具备离线运行能力,主要面向对隐私与效率有较高要求的办公场景。 X5内置AI芯片,配...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3家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官宣港股上市动态。其中,3家已成功登陆港股上市,15家递交招股书,5家释放冲刺信号。 在2024年IPO市场的“寒冬”渐退...
下午3点多,走进上海《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策展人、昆明市聂耳墓文物管理所业务部主任杜殿淮正忙着给讲解员详细讲解聂耳的生平故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