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甘肃永登:文旅融合解锁乡村振兴“财富密码”

  • 发布时间:2025-06-17 12:27:56文章来源:中新网甘肃8838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兰州市永登县另辟蹊径,将非遗技艺、传统节会、典籍文脉等深厚文化资源与...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兰州市永登县另辟蹊径,将非遗技艺、传统节会、典籍文脉等深厚文化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成功解锁乡村振兴的全新“硬核生产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非遗活化:老技艺焕发新生机,激活乡村新经济

在永登,国家级非遗苦水高高跷的传承人踩着三米高跷,在众人惊叹声中腾跃而起;太平鼓的激昂鼓点,如雷霆万钧般在黄河岸边震天响起。曾经静静陈列在博物馆里的非遗,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流量担当”。

每年农历二月二,苦水镇的社火表演堪称西北民俗的“顶流现场”。彩绸翻飞的舞龙队,灵动矫健,仿佛蛟龙现世;诙谐逗趣的划旱船,引得观众笑声连连。这些精彩表演,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打卡”。更令人欣喜的是,传统技艺不再只是文化符号,而是实实在在转化为了“真金白银”。当地农民凭借非遗表演,开发出研学体验等系列项目,仅2024年,就带动周边500余户村民,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让非遗真正“活”在了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文旅破圈:荒山地华丽变身,成为吸睛“流量密码”

谁能想象,曾经荒芜冷清的山野,如今竟成了备受瞩目的“文化网红”打卡地,投资6.9亿元打造的树屏镇龙王池欢乐谷,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转变,将2.2万亩荒山变成了充满魅力的“文化绿洲”。

书院内,按原样影印的全套《四库全书》庄重坐镇,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2公里文化长廊串联起活字印刷体验馆、巨型孔子像等热门“打卡点”。景区推出的“穿汉服读经典”沉浸式研学项目,更是别出心裁,让中小学生置身青山绿水间,近距离触摸千年文脉。自2021年获评国家AAA级景区以来,龙王池已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不仅带火了景区,更让周边村民稳稳地吃上了“旅游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节会经济:小舞台撬动大市场,绽放无限活力

自2008年起,苦水玫瑰节逐渐形成了“赏花+研学+展销”的全链条模式,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这些节会最大的亮点在于坚持“群众唱主角”,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民俗表演、特色市集,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文化浸润:从“送戏下乡”到“全民狂欢”,点燃文化热情

“以前是政府送文化,现在是我们主动‘种’文化!”在红城镇文化广场,一场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大赛热闹非凡,数百名村民踊跃参与,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永登县自2012年开展的“文化下乡百村行”活动,早已突破传统“送戏送演出”的模式。

如今,“群舞争秀乐乡村”“秦腔大奖赛”等品牌活动遍地开花,每个村庄都涌现出了自己的“文化代言人”。村民们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全民文化热情被充分点燃,乡村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当古老的丝路驼铃化作现代的文旅热潮,当千年的文化积淀转化为振兴动能,永登用实实在在的实践证明:文化绝非发展道路上的“选修课”,而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必答题”。这座地处西北的小城,正以文化为笔,以旅游为墨,在黄土高原上精心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美丽、百姓富足的壮美画卷。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天眼新知 — 理性消费与品质升级并行:2025年618电商节揭示产业新动

2025年的618电商大促,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内卷式”低价竞争后,正悄然转向一场以消费分层、技术赋能和政策驱动为核心的产业变革。从5月中旬提前启动至6月20日,这场为期39天的超长促销...

Labubu成黄牛赚钱利器,全国现存潮玩经济相关企业超5.2万家

近日,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潮玩在海内外爆火,二手市场价格飙升,部分产品溢价超30倍,成为黄牛赚钱利器。黄牛们利用信息差和技术手段,大量囤货并高价转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面对黄牛...

三只小牛A2β-酪蛋白果蔬牛乳天猫首发以科学配方重塑“宝宝第一口牛奶”标

《2024中国鲜活牛奶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钙摄入不足问题突出,新生代父母(80/90后)中,95%关注成分安全性,76%因宝宝肠胃问题陷入焦虑。当转奶期的营养焦虑与饮奶安全隐忧交织,...

新华社经济随笔:LABUBU大火,“中国创造”做对了什么?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LABUBU大火,“中国创造”做对了什么? 新华社记者刘慧、郭宇靖 一只名为LABUBU、有着标志性“龅牙”和狡黠笑容的毛绒玩具,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释放巨大能量...

最高法剑指直播货不对板,今年直播电商相关企业已新增超5.8万家

在网络直播购物中,经营者常以“保真”“假一赔十”等承诺吸引消费者。然而,当商品不符承诺时,消费者权益该如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发布的典型案例给出了答案:法院判令经营者承担高于法定标准...

猜您喜欢

Copyright (C) 1998- yan.cnccs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研网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