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粤剧名伶小木兰去世曾主演《白蛇传》《花木兰》《宝莲灯》

  • 发布时间:2025-03-15 08:14:45文章来源:金羊网16050   

广东粤剧界小旦行当失去一宝。原广州粤剧团二级导演冯小娟因病于3月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

广东粤剧界小旦行当失去一宝。原广州粤剧团二级导演冯小娟因病于3月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小木兰醉心于粤剧表演艺术,能演会导,主演和执导过众多剧目,致力培育粤剧新苗,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善于刻画人物

小木兰,原名冯小娟,广东南海人。据中国粤剧网“当代粤剧名伶”专栏介绍,1942年,小木兰随养母粤剧女小生冯少秋学艺,并随梁进端学南派跟斗,跟京剧老师鲍怡庭、王玉奎学北派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武功基础。1945年起,她先后参加雄风、洛阳春、艳海棠等剧团,在粤、港、澳各地演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木兰加入太阳升剧团。1953年,她参加国营广州粤剧工作团担任主要演员,先后主演《白蛇传》《卖怪鱼龟山起祸》《花木兰》《西河会妻》《红楼二尤》《宝莲灯》《拾玉镯》等剧,声誉鹊起。1958年,她调入广东粤剧院,1960年调到广州粤剧团。

小木兰扮相俏丽,表演细腻,身段优美,工刀马旦、小旦,善于刻画人物。

1953年,她在《白蛇传》中演白素贞,文场戏纯情文静,武场戏武功出众,精彩迭出。在《宝莲灯》中,她先饰圣母后演沉香,演来各有特色。她以小旦应工饰《拾玉镯》的孙玉姣,演得细腻生动,在广东省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

培育粤剧新苗

1964年,小木兰开始从事导演工作,并于1965年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她曾执导或参与导演《革命家风》《杨门女将》《白蛇传》《昭君公主》《无情风雨有情花》《糊涂夫妻》《红娘》等剧。

她导演时,注意运用粤剧传统艺术并加以创新,如根据京剧改编的《双下山》,既保留了原剧种的特技表演,又按粤剧的风格处理,加强欢快谐趣的气氛,为该剧增添色彩。

此外,小木兰还曾在广州市文化艺术学校粤剧班教授折子戏《拾玉镯》,致力于培育粤剧新苗。

广州粤剧院一级演员肖婉婷是小木兰的学生,对于恩师的离世十分痛心。肖婉婷告诉记者,在她16岁那年,恩师小木兰将粤剧小旦应功戏《拾玉镯》亲授于她,“这个戏第一次彩排时,还是小木兰老师亲自给我化的妆,装的头饰。”

肖婉婷还记得,在求学过程中,小木兰很少表扬她。小木兰对她说:“我是怕你骄傲。一个演员骄傲了,就不会再进步了。”肖婉婷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在恩师心里已经得到了肯定,“是恩师让我为粤剧小旦行当争气,发光发热。”

醉心粤剧艺术

1990年,在广州举行的首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开幕式演出的《六国大封相》中,60岁的小木兰表演“罗伞架”。虽然多年未登台,但她演来依然得心应手,其中的“小跳”“俏步”“七星步”等身段动作优美悦目,面部表情丰富,关目传神,丰韵不减当年。

小木兰还参与《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纂,为传承粤剧表演艺术尽心尽力。

广东粤剧院原党委书记陈列东记得,2018年9月,小木兰为《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拍摄表演程式的青年演员示范传授“罗伞架”。年近90岁的她丰韵神采、表演做手依然了得,令人十分敬佩。

当时,小木兰传授的青年演员也是肖婉婷。“恩师在80余岁高龄又亲授于我粤剧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罗伞架’,即使腿脚不好还坚持亲自示范。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演绎人物灵动而传神。”肖婉婷说:“非常感恩小木兰老师将精湛的技艺传授给我,我定铭记与发扬。愿老师一路走好!”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首发人工智能支持政策武汉人工智能瞄准垂直场景发力

笔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近日,武汉市发布《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关键技术突破,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这是继《武汉建设国...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较2018年增长84%

大连理工大学14日发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显示,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2024年超3.6万亿元,6年时间Ramp;D(研究与试验发展...

兴化市戴窑镇:“植”此青绿,共“树”未来

近日,兴化市戴窑镇刘丰村、焦勇村开展“‘植’此青绿,共‘树’未来”植树活动。 活动最后,大家精心设计制作了植树牌,系在亲手种植的小树苗上并和小树合影。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实际行动为大...

珀莱雅独家“光学335”亮相InnoCosmo2025开启“双降解”美白

3月6日,InnoCosmo第九届中国国际护肤技术论坛在上海开幕。国货美妆品牌珀莱雅携其前沿美白成果“光学335”及首创“双降解美白通路”亮相论坛美白专场。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以“光学瓶...

全国首个!上海AIx2B;仪器仪表集聚区启动,10亿基金助力破解“卡脖子

AI赋能传统制造,上海又迈出关键一步——3月14日,上海“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建设启动仪式在徐汇区举行,标志全国首个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仪器仪表产业生态集群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

猜您喜欢

Copyright (C) 1998- yan.cnccs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研网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