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这一话...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这一话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频频被代表委员们提及、讨论,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从发展的视角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推动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量”与“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当下,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新发展阶段要求金融资源实现高质量投放,也要求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投资者等主体更加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一是监管部门在引导、评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宜更加关注金融资源对“新动能”领域的投放。事实上,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动能”领域的服务力度方面卓有成效。据央行披露,2018年以来,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等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目前,我国各项再贷款工具已实现对“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基本覆盖。未来,监管部门可以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理融资需求。
二是金融机构需持续提升服务新经济的理念、能力和质效。一方面,过去多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融资结构更加偏向传统产业,并在传统产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而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诉求,这要求商业银行走出舒适区,持续加大对新兴领域的信贷投放及债权投资,要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公募基金等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新兴领域的股权及债权投资力度,满足新兴领域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服务新兴产业的同时,要努力平衡好收益性与安全性,提升对各类风险的定价能力,努力实现商业可持续。
三是各类投资者也要更加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一直以来,社融规模等总量指标是不少投资者评判经济发展热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只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总量变化,不关注质量与结构变化,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我国经济、金融新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既不利于实现良好的投资成绩,也不能给相关部门实施精准的货币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央行在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阶段,评判经济发展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评判金融支持也不能“唯信贷增量”。要多看利率下降的成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说明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被合理满足;要多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反映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
总之,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仅需要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引导、支持力度,也需要各类金融机构不断自我革新,更需要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融资结构的变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3月7日,5辆载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7所高校近两百名高校师生的氢能大巴车驶入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大兴...
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近日,东方甄选关联公司东方优选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注册的多枚“董宇辉”图文商标,转让给与辉同行科技有限公司,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教育娱乐、办公用品、食品等。 ...
3月6日,辽宁本钢队球员莫兰德在比赛中扣篮。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当日,在2023-2024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常规赛第40轮比赛中,辽宁本钢队主场119比97战胜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在探究中国消费未来路径的过程中,日本消费社会似乎是一个可以参考的镜鉴。 从日本的人口结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观念演变历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取一些关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启发和灵感。 ...
该理财发行机构为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期限类型3-6个月,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产品结束日期为2024年7月3日。 销售区域为:辽宁省,厦门市,重庆市,青海省,天津市,湖北省,云南...